首任军长 第二节 军事家的姻缘生活

要说许光达的姻缘生活,还得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说起。

许光达7岁时,本应该上学堂读书。然而,由于家庭原因,许光达成了一个放牛娃。

距罗卜冲有一公里远的一个地方叫棣塘,棣塘有位教书先生叫邹希鲁。邹希鲁是清末的举人,戊戌变法失败后,他回到长沙棣塘办起了私立学校。

这时的许光达非常羡慕小伙伴在学堂里念书。但许光达知道自己的处境,根本不敢对父亲和后母提读书的事。读书成了许光达十分奢望的事儿。因此,当放牛娃的许光达每次放牛,都把牛牵到棣塘来放,让黄牛自由吃草,自己则悄悄地站在邹希鲁的学堂窗外,看学生们跟着老师念书,有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念起来。

1916年冬天,许光达又站到了邹希鲁学堂窗外跟着念书,念着念着,许光达竟然晕倒在窗下。邹希鲁立即把许光达抱进屋里,给他灌下了一些姜汤。待许光达苏醒过来后,邹希鲁问他:“你这样爱读书,为什么不进学堂呢?”

许光达怯生生地看着邹希鲁,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说:“我!我家没钱……”

邹希鲁听后,鼻子发酸,说:“孩子,别哭了,你如果愿意念书,以后就来吧!”

但是,许光达还是未能成为邹希鲁的免费学生。因为,许光达的父亲每天还要许光达放牛。

尽管邹希鲁没有圆许光达的上学梦,但后来邹希鲁却把自己的女儿邹靖华许配给了许光达。事情经过是这样的:

邹希鲁家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,由他的大哥当家。有一年长沙大旱,大哥见收成无望,地主又逼租逼得紧,狠了狠心,上吊辞世了。邹希鲁的大哥去死后,按辈份应由邹希鲁当家。可是,邹希鲁不愿放弃教育工作,便由他的堂弟来当家。由于邹家家境日益穷困,堂弟以家长的威势逼邹希鲁的妻子卖掉女儿桃妹子(后改名邹靖华)和杏妹子。邹妻保不住自己的女儿,又拗不过堂弟,只好托人把邹希鲁叫了回来。

面对如此的处境,邹希鲁决定把杏妹子送到自己姐姐家去抚养,抓紧给邹靖华找个婆家,以便减轻家庭负担。堂弟提了几户人家,邹希鲁都不同意。最后,邹希鲁想到了那个喜欢读书的许光达,便在1922年春,托人到许光达家去给9岁的邹靖华和14岁的许光达提亲。

对于这桩亲事,许光达的父亲许子贵真是求之不得,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。当时,许光达还小,根本不懂婚姻之事,只能遵从父命,许光达与邹靖华的婚事,在双方父母的包办代替下,算是订亲了。

1928年8月,“八一南昌起义”一年后,身为排长的许光达回了一趟家。

恰在此时,邹希鲁被派到清河县去当县长,邹希鲁对许子贵说,他背井离乡,远出谋生,家是顾不上了,也不能带女儿走,再说女儿已经长大,正好许光达也回家了,就让他们完婚吧!此前,邹希鲁的妻子生病已去世。

许子贵也为儿子许光达四处奔波担忧,也想通过完婚来拴住这匹脱缰的“野马”。

于是,在长辈们的安排下,许光达与邹靖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

结婚的这天夜晚,客人散尽,许光达关好新房的门,坐在邹靖华的身边,拉过她的手说:“来,让我好好看看你。”

新娘子羞涩地低下了头。

许光达诚恳地说:“我是个穷光蛋,你嫁给我可要吃苦啊!”

邹靖华低声说:“那有什么,我会种田,会绣花,我能自己养活自己!”

看着善良的邹靖华,许光达神秘地问她:“你知道郭亮吗?”

邹靖华听后吓了一跳,她知道郭亮是人都是青面獠牙,杀人放火,你相信吗?”

邹靖华听了有些着急地说:“这可是瞎说,我爸爸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是!”

许光达一把把妻子邹靖华拉进怀里说:“好,那我一定争取当个员?”

许光达淡淡一笑,平静地说:“无须解释,我确实是的天下。这些年来,她也偷偷地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,对之邀,许光达带着邹靖华到握着邹靖华的手,高兴地说:“祝贺你们夫妻团聚!欢迎你到抗大读书!”

十年生死两茫茫。许光达与新婚妻子邹靖华十日相聚,十年别离。面对许多年轻漂亮女性,许光达不为所动。如今,许光达夫妻在延安意外相逢,一时间,被传为美谈。延续这个美谈的是,许光达和邹靖华从此恩爱到白头。

(下节预告 军事家的军事生活)